九月的风,携着丹桂的清香,拂过实验实训室窗明几净的走廊;秋日的阳,映着金属的光泽,洒在图纸密布的案头。在这个满载收获的季节,我们迎来了第41个教师节。在机械工程学院的家园里,有一群特殊的“工匠“,他们以心血为熔炉,以知识为锤砧,践行着教育家精神。
金相显微见天地 精工细作显真章
徕卡杯的金相大赛场上,钢铁在指尖绽放出别样的芳华。制样、打磨、测试,每一道工序都是对完美的执着追求。
备赛过程中,指导教师许芙蓉总是第一个来到实训室,最后一个离开。她常对学生说,“金相制备要心如止水,手若游丝,技能的提高就在这小小试件的方寸之间”。而马元俊老师则像个细心的医者,用显微镜观察每一个选手制备的样品,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录着每个学生的进步与不足,帮助学生点滴成长。高晓菲和陈大林老师组成最强技术后援,他们创新性地将数字化分析技术引入传统金相教学,让古老的技艺焕发新的生机。
团体三等奖的奖杯上,映照着师生们深夜实验室里不灭的灯火;个人一等奖的证书中,镌刻着“如切如磋,如琢如磨”的匠心传承。那些熬过的夜,磨破的手套,滴落的汗水,都化作金属表面上最美丽的花纹。
尺规纵横绘乾坤 图成万象展宏图
“高教杯”的赛场上,一支铅笔,一方图纸,勾勒出机械世界的无限可能。赵丹老师常说:“图纸是工程师的语言,每一根线都要说出精准的故事。”她带领学生从最基本的投影关系开始,一笔一画地构建三维世界的二维表达。张伟华老师则是个严格的“质检员”,他用心检查每一个尺寸标注,用红笔圈出每一个不够完美的细节。
团队创新推出的“分阶段强化训练法”,犹如为学子们搭建起通往卓越的阶梯。第一阶段夯实基础,让学生“手中如有尺,心中有方圆”;第二阶段强化技能,达到“闭目能成像,挥笔即成图”的境界;第三阶段综合提升,实现“图未出而形已立,尺未动而数已明”的升华。
当张昌湖同学跻身全国60强,当团体一等奖花落我校,我们看到的不仅是荣誉,更是师生们用无数个日夜编织的梦想经纬。那些被橡皮擦破的图纸,那些用完的笔芯,那些讨论到深夜的解决方案,都化作赛场上最动人的风景。
五洲英才聚一堂 匠心独运耀寰宇
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舞台上,157面旌旗招展,574名英才汇聚。这场“机械奥林匹克”盛会,涵盖数字化设计与制造、数控多轴加工技术、模具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工艺、智能焊接技术、数控机床装调与技术改造五个赛项。而在备赛期间,指导教师团队却度过了一个个不眠之夜。他们研究竞赛规程,推敲技术细节,设计训练方案。魏晓荣老师备赛期间争分夺秒,暑假期间,团队以实训基地为家,反复推演,模拟比赛过程,持续不休。她知道,每一个操作细节都关系到比赛的成败,每一个技术参数都影响着最终的成绩。在实训场中陪着学生一遍遍练习,师生们共同调试程序,测量精度,追求着微米级的完美;在备赛过程中,无数个设计方案被提出、推翻、优化,再提出,这个过程循环往复,直到找到最优解。
当铜奖的荣光闪耀在国际舞台,我们看到的是指导教师们“衣带渐宽终不悔”的执着,是“化作春泥更护花”的师者情怀,是“匠心筑梦育英才”的使命担当。
无损探伤求真知 创新实践启新程
面对2025年中国大学生机械工程创新创意大赛无损检测创新实践与应用赛,杨琛、李光植、李来军等指导教师早已带领学生投入紧张的国赛备赛工作中。无损检测技术是保障机械装备安全和质量的关键技术,该赛事注重创新实践与应用能力,对学生的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。
在老师们的指导下,学生们正深入学习无损检测的最新技术和方法,不断探索创新应用方案。用实践的脚步丈量知识的深度,这不仅是技术的传承,更是探索精神的延续,是机械人永不停歇的追求。
祝愿他们在马上进行的国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。
矢志世赛攀高峰 倾心育人献韶华
我院师生正在为第48届世界技能大赛积极备战。2024年底自甘肃省选拔赛中荣获金牌后,李继明、唐小强老师团队就开始全国选拔赛的备战。寒假期间,当别人享受团圆时光,他们带领5名学生在校封闭集训,制定了详细的训练计划,他们根据技术文件逐个模块打基础,常常工作到深夜,针对每个技术难点,安排团队专业教师单独授课。目前,师生们正在攻克逆向建模复杂曲面的技术难题,为9月份的国赛做最后冲刺。这些点点滴滴,无不体现着教师们“舍小家、为大家”的奉献精神。
在这些成绩的背后,是我们机械工程学院教师团队的集体写照。他们中有的两鬓已染霜华,仍坚持在教学一线;有的正值盛年,已是专业领域的中流砥柱;还有的青年教师,将最新的技术理念带入课堂。他们共同绘就了一幅“匠心育人”的壮美画卷。
我院教师始终以“四有好老师”标准要求自己:坚定理想信念,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;陶冶道德情操,做立德树人的践行者;涵养扎实学识,做终身学习的示范者;勤修仁爱之心,做学生信赖的贴心人。他们用爱心和智慧点亮学生人生梦想,用责任和担当谱写教育事业发展新篇章。
桃李春风一杯酒 工程四海十年灯,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,让我们向所有奋战在教学科研一线的教师们道一声:老师辛苦,节日快乐!是您们,用智慧的火焰点燃理想的明灯;是您们,用辛勤的汗水浇灌机械的沃土;是您们,用无私的奉献铸就学院的辉煌。愿师者之光,永远照亮学子前行的道路;愿工匠精神,代代相传,永放光芒!
(撰稿 贺振泓 摄影 赵青山 审核 王宇飞)